樓納,一個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的布依族村莊,于2017年1月12日——2月2日迎來了由眾多國內外建筑大師、規劃大師、知名學者、藝術家等共同參與的“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樓納國際山地建筑藝術節。此次藝術節由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管委會主辦,天津大學建筑學院作為學術指導,CBC(China?Building?Centre)、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承辦,并由《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作為協辦媒體共同舉辦。以高水準的學術活動及有創新性與影響力的藝術文化事件為主體,用學術的眼光、多元的視角聚焦鄉村文化,用設計與藝術的力量為鄉村注入活力,并提供給公眾棲居田野,體驗鄉野趣味的機會,從而喚起全社會對于鄉村問題的關注與參與,開啟未來鄉村探索的新篇章。
藝術節涵蓋內容豐富,包括匯聚前沿思想理念的樓納國際建筑峰會,共同探究未來鄉村空間形態、技術及生活方式的“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系列活動,首屆UED中國最美民宿頒獎典禮+UED建筑大師過大年及多樣性特色主題的樓納國際山地建筑藝術節系列展覽等事件。本次藝術節邀請了中國工程院崔愷院士、王建國院士,普利茲克獎得主西澤立衛,韓國著名建筑大師承孝相等國內外著名建筑大師、規劃大師及高校學者共同出席。藝術節期間出席論壇的部分政府領導有: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宋春華,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杰,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義龍新區黨工委書記周舟,黔西南州文廣局副局長蒙榮榮,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政治部部長鐘貴華,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田濤,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潘維維,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明剛,義龍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庭洪,義龍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危銳,義龍新區人大工委副主任馬艷貴以及各州直部門、義龍新區區直部門領導。
樓納國際建筑峰會包括由崔愷院士作為學術召集人的“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 “樓納國際建筑高峰論壇·地文”以及西澤立衛的UED大師講堂三部分;“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系列活動則由“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樓納實踐啟動會、“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圓桌會議及“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主題展組成;樓納國際山地藝術節系列展覽主題多樣,包含“油菜花里的毛毛蟲”露營裝置設計展,為兒童而設計展,樓納鄉村雕塑展,趙海濤|遇見樓納藝術展及樓納國際高校建造作品展五大展覽。
2015年,眾多國內外知名建筑師共同發起并創建了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力求將樓納打造成為未來鄉村愿景模式下的建筑師特色小鎮。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是貴州精準扶貧、綠色小鎮的示范項目,旨在以設計與藝術的力量,帶動當地產業的發展和百姓精準扶貧,對美麗鄉村建設有良好的示范效應,對貴州黔西南州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
樓納國際建筑峰會——
集前沿設計思想,譜未來發展篇章
三大高水準學術活動共同構成了此次樓納國際建筑峰會。通過分享前沿的設計思想及對于未來城鎮的發展思考,有效地為建設決策者及發展方向提供了指引性參考 。
PART 1 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
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
由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管委會、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本土設計研究中心、CBC(China?Building?Centre)主辦,《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為媒體主辦的“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于2017年1月13日順利召開!研討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崔愷院士發起,旨在通過學術會議匯聚全國行業內專家,聆聽各方意見與經驗,進行關于城市設計的高端對話,深入探討 “蔓藤城市”的內涵以及該理論在城市建設與更新中的可行性策略及所產生的積極意義,探索“蔓藤城市”與鄉村協同發展的可能性,進一步明確“蔓藤城市”實踐的要點。在交流實踐過程中產生的新思維將有利于推動“蔓藤城市”理論在城市建設與更新中的應用。力求讓討論不僅具有學術前沿高度,而且可以影響城市建設決策者,從實踐層面推動中國城市建設往更加良性的方向發展。
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現場盛況
“蔓藤城市”規劃策略是以建筑、城市跟環境、自然相融合的理念解決城市發展的可持續性問題。其設計理念是一種組團式規劃結構,使城市發展融入自然,強調城市發展過程猶如植物藤蔓生長一般可持續。它因地制宜,根植于當地生態環境,傳承地域文化,是一種新型田園城市的規劃模式的探索。
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現場盛況
會議以“樓納山地建筑藝術節之建筑高峰論壇”開幕式為開端,由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政治部部長胡庭洪擔任主持人。在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發起人,《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CBC(China Building Centre)主任彭禮孝對此次活動內容進行介紹后,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田濤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本土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崔愷分別為研討會致辭,隨后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李杰上臺宣布“樓納山地建筑藝術節之建筑高峰論壇”正式開幕。同時,出席開幕式的嘉賓還有:黔西南州副州長、義龍新區黨工委書記周舟;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政治部部長鐘貴華;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李明剛;義龍新區人大工委副主任馬艷貴;哥倫比亞著名建筑師、規劃師,錫拉丘茲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弗朗西斯科·山陰(Francisco Sanin)、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建筑師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清華大學建筑學院設計導師齊欣以及知名建筑評論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周榕等數十位知名建筑師、規劃師、景觀設計師、藝術家以及“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嘉賓。
致辭: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田濤
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本土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崔愷
開幕宣布: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 李杰
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以城鄉協調的思路,創新、生態、綠色的觀點,邀請相關規劃、建筑、景觀、產業等方向專家發表主題演講并進行對話,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本土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崔愷,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城市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俞孔堅,天津華匯工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規劃總裁黃文亮,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朱榮遠,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朱子瑜,廈門大學教授趙燕菁,易蘭規劃設計事務所總裁陳躍中以及華高萊斯國際地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李忠,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城市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國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分別擔任上下午的學術主持。他們圍繞“蔓藤城市”內涵與外延及“蔓藤城市”實踐與推廣兩個主題,就“蔓藤城市”與田園都市、景觀都市主義的區別;中國城市發展規劃中的問題以及人口特征產生的變化;“蔓藤城市”從規劃的格局上為“海綿城市”提供了實現的可能性及城市設計在城市美學上的新思考等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
上午學術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城市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建國
下午學術主持: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 李曉江
作為此次“蔓藤城市——城市規劃與設計學術研討會”的學術召集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先生認為“蔓藤城市”理念是一種以最大限度保護自然和田園環境為目的的有機生長規劃模式。其重要的是保護環境的善意和自我約束式的節地策略,而絕非圖形形式。它首先適用于大量的小城鎮發展,也適合大中城市邊緣地區的規劃,甚至也可在超大城市的疏解和雙修規劃中試用。雖然在實施中還有一系列相關問題需要解決,但技術上并不困難,關鍵在于態度和立場。歷史上我們用城墻來防衛外敵和自然災害侵襲,今天我們應該用綠墻來限制自身利益和欲望膨脹,這需要價值觀的轉變,這將是一場自我的救贖。
演講嘉賓:崔愷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本土設計研究中心主任
PART 2 樓納國際建筑高峰論壇·地文
樓納國際建筑高峰論壇·地文
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與記憶,正如人們的掌紋。其特有的紋理借由歲月而生,借由人類生命延續的雕琢而成,是我們對于生活的書寫與記錄。于是,我們將其稱之為“地文”(Landscript)。如果建筑可以將地文的性格形象化,那么它就必須從認真傾聽這一方土地的訴求開始。
樓納國際建筑高峰論壇·地文論壇現場盛況
2017年1月14日,由《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彭禮孝擔任論壇主持的“樓納國際建筑高峰論壇·地文” 邀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宋春華和中共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田濤進行開幕致辭。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 宋春華 致開幕辭
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田濤 致歡迎辭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 彭禮孝 擔任論壇主持
此次論壇由承孝相先生擔任主席,邀請了多位國內外知名建筑師、規劃師、學者:西班牙著名建筑師費爾蘭多·費尼斯(Fernando Menis)、哈佛大學建筑設計研究生院建筑系教授伊那克·阿巴羅斯(Inaki Abalos)、哥倫比亞著名建筑師弗朗西斯科·山陰(Francisco Sanin)、韓國著名建筑師金榮俊、香港大學建筑系教授王維仁、香港南沙原創建筑設計工作室創建人劉珩、URBANUS都市實踐創建合伙人王輝、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李翔寧、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副主任章明、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周榕、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副教授朱劍飛,大家圍繞“地文·溯源——傳承文脈:時代變遷下的文化助力”、“地文·聆聽——回應環境:自然衍化中的空間雕刻”、“地文·續寫——內省城市:新城鎮建設中的社區體系”三個議題,通過主題演講及嘉賓對話,意在以能夠回應環境和具有文化歸屬感的建筑為實踐主體,深入研讀土地記憶,共同探討如何將建筑與文化、歷史相融合,更好地發揮土地價值,延續建筑承載力量。同時,論壇因地制宜地討論和實踐綠色、文化、旅游、經濟的發展道路,以多元創新為地方發展注入活力;以持續性、創造性、適應性為特色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與地方經濟發展。
承孝相 韓國著名建筑大師,履露齋建筑設計事務所首席代表,韓國首爾市總規劃師
作為此次論壇的主席,承孝相先生發表了主題演講《感性的地形》,他認為感性地形象征著技術與文化之間的一個關鍵元素,人工建設行為在引入自然資源的同時,應該保留土地原有的記憶。建筑本身內部和外部應該是有互動的,而非封閉,它是歷史的書寫者,因為記憶是永存的。
PART 3 UED大師講堂
UED大師講堂
作為前沿設計思想的交流與展示平臺,緊貼社會、文化與經濟環境進行深度思考,讓現有的問題得以重新審視,同時為未來的發展與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指引性。此次UED大師講堂特邀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師西澤立衛結合自己的設計經驗和創意構思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并向大家分享了豐島美術館、法國盧浮朗斯分館、花園&住宅、輕井澤·千住博博物館、格雷斯農莊河畔屋等優秀作品。他致力于思考建筑、環境與人之間的關系,通過地域、文化與建筑訴求的結合,創造出諸多“在尺度和規模上都超越建筑物本身的景觀式建筑”和“體現時空關系的建筑”。
演講嘉賓: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師 西澤立衛
此后,西澤立衛與香港南沙原創建筑設計工作室創建人劉珩攜同主持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周榕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圍繞“地域·構建·文化”的主題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建筑的構建離不開地域及文化因素的影響,他們彼此交融,相互影響。
主持人:知名建筑評論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 周榕
對話嘉賓:周榕(左)、西澤立衛(中)、劉珩(右)
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
傳承與創新,站在思考與實踐的肩膀上探索未來鄉村發展軌跡
當下的中國鄉村已在沉寂之后逐漸蘇醒,回到鄉村,慰藉鄉愁,以設計與創新之合力尋找鄉村自內而外的活力之源是當下社會各界最為關注的話題?!癡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是面對中國“如火如荼”的建設熱潮,由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發起的關注中國鄉村復興的系列事件。其依托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平臺進行研究與實踐,為鄉村的復興發展提供全新的理念、思路與模式。以設計為驅動,探索和研發適用于鄉村的新技術、新材料,對滲透在鄉村中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進行發掘和再設計。它既是鄉村設計和生活方式的引領者,又是具有普適性鄉村建造技術和材料的倡導者。
PART 1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樓納實踐啟動會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樓納實踐啟動會
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厭倦喧囂的城市生活,轉而去鄉村中尋找新的生活狀態;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了農耕,希望找尋生活的新出路。而獨具韻味的鄉村文化、鄉村生活方式卻正掙扎著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鄉村的未來何在?鄉村的居民又能如何受益于鄉村的改變?
面對這一系列問題,“VillageVision未來鄉村” 樓納實踐的發起人彭禮孝先生,聚合國內外知名建筑師、規劃師及藝術家對亟待提升的鄉村進行建筑設計與改造;與此同時還匯聚了本土創造、上布素麻等一系列文化品牌及中科巨匠混凝土、康達膜材等眾多研發性材料和技術團隊予以支持。新春伊始,他們正聚集在這個溶洞里的世外桃源,共同探究未來鄉村的空間形態、技術及生活方式。
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樓納村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樓納實踐依托于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旨在以建筑師為核心群體,使他們在建筑本體上有所創新的同時讓使建筑設計可以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對鄉村復興產生價值。此次由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管委會、CBC(China Building Centre)、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及《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共同主辦的“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樓納實踐啟動會于2017年1月14日在貴州湖景酒店成功召開。并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姚雪松擔任主持人。
主持人: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 姚雪松
啟動會以樓納為鄉村實踐的起航點,十余位國內外知名建筑師、規劃師、藝術家及材料、技術企業專家分別圍繞設計、教育、生活方式等方面進行了精彩發言。包含韓國著名建筑大師承孝相、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師西澤立衛、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副主任章明、香港南沙原創建筑設計工作室創建人劉珩、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直屬工作室總建筑師崔曦、ECOLAND易蘭設計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陳躍中、香港大學建筑系教授王維仁、Studio Dali 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師李燁、西班牙巴塞羅那市首席城市規劃師比森特·瓜里亞爾特、沈陽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黨委書記朱玲、CHIASMUS建筑事務所創始合伙人柯衛、藝術家趙海濤、中國著名雕塑家尹智欣以及來自中科巨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代表陳祥。他們以多元化的視角思考了鄉村的未來,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共同為鄉村的未來發展出謀獻策。其中部分演講嘉賓還對參與此次樓納實踐項目的首批設計理念、構思及成果予以介紹:承孝相的“鄉村+接待中心”、章明的“鄉村+展覽館“、劉珩的“鄉村+婚禮堂”、 崔曦的“鄉村+工作室+MINI咖啡博物館”、李燁的“鄉村+童行書院”等……這一系列的設計都將為樓納的未來發展增光添彩。
啟動會現場
承孝相 韓國著名建筑大師,履露齋建筑設計事務所首席代表,韓國首爾市總規劃師
西澤立衛 普利茲克獎得主、日本著名建筑師,SANAA事務所創始人之一,西澤立衛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
劉 珩 香港南沙原創建筑設計工作室創建人、主持建筑師,2015-2016瑞士蘇黎世高工客席教授
PART 2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圓桌會議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圓桌會議
由貴州省黔西南州義龍新區管委會主辦、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為學術指導,CBC(China Building Centre)、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承辦,《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新浪家居作為協辦媒體的“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圓桌會議于2017年1月15日在湖景酒店成功舉行。會議集專家學者、設計師、藝術家,新材料新技術企業及文化創意品牌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力求通過此次研討結合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平臺進行的實踐,為中國鄉村未來發展提供驅動力。來自國內外的建筑師、學者、藝術家、品牌創始人等數十位嘉賓圍繞“建筑與教育”及“民宿與鄉村生活方式”的主題展開演講和對話,進行思想碰撞,希望將設計與藝術融入鄉村復興建設,共繪未來鄉村生活愿景。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圓桌會議現場
《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執行主編柳青女士擔任了“建筑與教育”演講與研討環節的主持。“民宿與鄉村生活方式”研討環節,則由新浪家居全國總編戴蓓女士擔任主持,來自“首屆UED中國最美民宿大獎”的4位獲獎民宿代表們就“如何使鄉村民宿長期保有其獨特的魅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議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圓桌會議“建筑與教育”對話研討環節
“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圓桌會議“民宿與鄉村生活方式”對話研討環節
此外,會議期間還舉行了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未來鄉村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與“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線上平臺上線儀式,由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孔宇航擔任主持。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未來鄉村研究中心作為“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的研究團隊,整合高校、政府、行業學會、科研院所等優勢資源,對設計和適用于鄉村建設的新技術、新材料進行梳理研究。通過資源共享、經驗互通和廣泛合作,對未來鄉村發展模式進行探索和在地實踐,成為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學術高地以及中國未來鄉村復興的重要窗口?!癡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線上平臺以提升鄉村設計、技術、建造、材料、產業、生活方式為目的,匯聚了諸多知名建筑師及其鄉村設計案例,呈現鄉村建設的最新技術和材料應用,展示有關鄉村“衣、食、住、行、知”的一系列產品。通過匯集行業頂級資源,搭建用戶與建筑師、材料商直接進行溝通的橋梁,提供鄉村建設中從建筑方案至選材建造,以及文化藝術提升的全面服務。
主持人: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 孔宇航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未來鄉村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左:彭禮孝 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創始人, CBC(China Building Centre)主任、《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
右:袁大昌 天津大學建筑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設計師 王雯 介紹“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線上平臺
PART 3“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主題展
“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主題展
“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主題展以推動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倡導鄉村美學的生活方式為主題,通過整合建筑與藝術的資源,讓新文化、新產業、新材料、新技術與原有的鄉村產業基礎得以有效融合;發揮建筑師為主體的行業帶動作用,全方位調動優勢資源,構建全產業鏈平臺。
“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主題展展場
展覽包含設計、材料、生活方式三類主要內容。設計板塊選取了承孝相、李興鋼、那日斯、韓文強、楊磊等十余位參與樓納實踐的建筑方案;材料板塊則集合了中科巨匠、軟慕、能益節能、康達膜材、威盧克斯、鄉景草磚、億帆節能、竹境、摩奇園林、營繕坊等十幾家先進環保的新材料新技術企業;生活方式板塊由上布素麻、本土創造等創意品牌組成。展覽配合“VILLAGE VISION 未來鄉村”以建筑師為核心所搭建的一整套提升鄉村設計、技術、建造、材料、產業、生活方式的平臺,力圖以創意改善生活,保護并推進鄉村的原生文化發展和產業轉型,激發鄉村由內而外的原生力量。
首屆UED 中國最美民宿大獎頒獎典禮+UED建筑大師過大年——
在流光溢彩的歡慶盛典中聽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
最美民宿頒獎
“首屆UED中國最美民宿大獎”評選提倡的是一種簡單而美好的生活方式,參選民宿需在尊重自然環境、地域人文的基礎上,注重文化品質和旅居體驗、新舊關系的設計創新及可持續的運營模式,傳遞簡單而美好生活方式。自2016年1月5日,經過最初的策劃、堅持不懈的發掘、持續不斷的宣傳和最終評委研討會的層層篩選,歷經半年之久,從全國民宿項目中,評選出十家最美民宿:廣西陽朔的喜岳·云廬酒店、江西上饒的墅家墨娑西沖院、浙江麗水的爺爺家青年旅社、云南大理的啊吧·鳳陽山房、浙江杭州的菩提谷、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贊綠谷、四川成都的素舍、江蘇南京的花跡酒店、浙江西塘的飲居·九舍和北京的謙虛旅社一期樣板間。
TOP 10最美民宿
“首屆UED中國最美民宿大獎”評選是一次民宿業與建筑設計行業的集體發聲,也是建筑設計專業媒體與眾多美麗民宿的首次精彩碰撞。2017年1月13日晚,“首屆UED中國最美民宿大獎頒獎典禮”在美麗的樓納村順利舉行。此次頒獎典禮由CBC(China Building Center)、《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辦,宿盟協辦,溫州民宿協會聯合協辦,墨臣建筑設計事務所支持。
嘉賓合影
在這個油菜花盛開的季節中,頒獎典禮邀請到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田濤先生、義龍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胡庭洪先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北京大學建筑學院與景觀學院院長俞孔堅、以及中國著名規劃師朱榮遠等重量級頒獎嘉賓,與眾多美麗民宿的設計者和運營者,以及建筑設計專業媒體和地方媒體等齊聚黔西南,共同迎來了2017年民宿屆的首次頒獎盛典,并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姚雪松先生擔任主持。通過獲獎民宿的設計者和運營者對于設計理念與運營模式的分享交流,意在向每個朝氣蓬勃的城市角落傳遞生活之美,用設計的力量展望未來,改變未來!
獲獎民宿設計師及運營者合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崔愷 先生為民宿獲獎者之一喜岳·云廬酒店設計師代表 汪瑩 女士頒獎
首屆UED中國最美民宿頒獎典禮主持人 姚雪松
“UED建筑大師過大年”是建筑界每年一度的跨界藝術晚會,每年會聚集眾多國內外建筑界、規劃界大師、學者及跨界藝術家參與。今年來到樓納是一場富有民俗風情及鄉村文化特色濃郁的新年晚會,多個頗具樓納民俗藝術精髓的節目不斷上演,精彩紛呈,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共迎新年!
樓納國際山地藝術節系列展覽——
在生活中感悟藝術,在藝術中創造生活
樓納國際山地藝術節系列展覽以“油菜花里的毛毛蟲”露營裝置設計展,為兒童而設計展,樓納鄉村雕塑展,趙海濤|遇見樓納藝術展以及樓納國際高校建造作品展五大主題的多樣性姿態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通過文化交流、藝術互動、體驗田園鄉野生活等展示手段,旨在構建藝術與鄉村及村民間的可能性,讓藝術真正走進鄉村,走近鄉民,成為一個個可以交流、創造與體驗的過程,同時引發各界共同參與探索未來鄉村高品質的生活模式。
一月的油菜花田里散落了六只“毛毛蟲”,它們是由那日斯、楊磊、韓文強等青年建筑師攜手新浪家居帶來了輕質膜結構露營裝置及家居生活展覽。露營裝置設計和家居生活體驗的碰撞讓露營走進鄉村,意在用低能源消耗和輕薄材料帶來平易近人地休閑體驗,讓人們拋棄城市繁雜,接近自然,回歸自然,同時為鄉村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活方式,為探索創新家居生活創造無限可能?!坝筒嘶ɡ锏拿x”露營裝置設計展由天津博風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總裁那日斯策展,新浪家居全國總編戴蓓聯合策展,顧家家居、貝朗衛浴、艾依瑞斯、亮美集、軟慕創客品牌參展。所有裝置亦獲得了天津市康達膜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
“油菜花里的毛毛蟲”露營裝置
“為兒童而設計展”由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建筑之外主辦,紅星美凱龍集團、廣州酷漫居動漫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上海風語筑展示股份有限公司為支持單位。陳展輝任策展人,紅星美凱龍集團文化營銷管理推進部總經理熊煒煒和豐美傳媒總經理馮曉霞為聯合發起人,美國STUDIO QI建筑事務所創始人山山任展覽總監。試圖通過和設計師、建筑師以及藝術家的密切合作,開啟新思維,讓產品成為一個融入文化與藝術的有趣故事,激發兒童的興趣與創造力,同時推動設計師們以更為寬廣的視野和更為專業化的工作模式投入到為兒童而設計的大潮中來。
“為兒童而設計展”展場
此外,中國著名雕塑家尹智欣的《舞蹈家》、《瑜伽》和《氣球人》系列雕塑作品已入駐樓納鄉村雕塑展。雪白的雕塑在田埂間翩翩起舞,成為連接人們與公共藝術交流的載體。藝術家趙海濤的“趙海濤| 遇見樓納藝術展”用當地“廢棄品”進行藝術創作,通過獨具張力的表現形式、濃烈的色彩與樓納元素相結合,為到訪來賓呈現了一場打破傳統藝術的視覺盛宴。
尹智欣 | 鄉村雕塑展作品
趙海濤 | 遇見樓納藝術展展品
首屆樓納國際高校建造設計大賽于2016年9月在樓納國際建筑師公社成功舉辦,以“露營裝置”為主題,有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都靈理工大學等來自海內外23 支知名建筑高校代表隊共計180 余人參加。此次樓納國際高校建造作品展對所有竹結構裝置進行了展出,其風格各異,頗具魅力!
樓納國際高校建造設計大賽一等獎——棲澗
此次“VILLAGE VISION未來鄉村”——樓納國際山地建筑藝術節是一次匯聚眾多國內外知名建筑師、學者、跨界藝術家共同參與的盛會,大家深入田野,共同探討與實踐未來鄉村的發展模式;以藝術、設計的視角展望明天,用創意和文化保護推進鄉村的原生文化發展,激發鄉村由內而外的原生力量,推動鄉村的轉型與發展。在思考與實踐的步伐中,我們共同為鄉村的未來創造無限可能!
關于金盤網 |
幫助中心 | 聯系我們 |
網站合作 | 法律聲明
客戶熱線:020-38182178 客服郵箱:278777221@qq.com
粵ICP備2022080590號
Copyright www.kinpan.cn,All Rights Reserved
關注微信公眾號進入報名界面
關注微信公眾號進入報名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