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景園設計總監 潘旭
本期高端訪談,《時代樓盤》邀請到了綠茵景園的高級合伙人兼設計總監潘旭先生,就白銀時代的景觀設計理念與方式進行分享,對于景觀設計行業在轉型時代所面對的機遇及挑戰進行解讀,并介紹了綠茵景園的運作模式及核心優勢。
《時代樓盤》:在房地產行業普遍尋求轉型的時代,開發商對于景觀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對此您有什么感受?您覺得近些年人們對于居住環境中的景觀園林有哪些訴求?這些訴求是否在發生變化呢?
潘旭:地產行業已由快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步入白銀時代,而在白銀時代如何求生存、謀發展,成為了廣大開發商探討的重點。隨著競爭的加劇,市場對景觀園林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視覺上的美觀,同時還要求在景觀體系中更多地滲透服務職能,從功能層面完善住區的景觀設計成為了景觀園林設計的新方向和競爭點。
景觀設計將不僅僅為開發商服務,還需要為業主、物業等多方服務。設計團隊需在保證景觀效果的前提下做到節約成本、降低造價。對于開發商和業主而言,賣點及使用舒適度分別是關注的重點;而對于物業管理,景觀需便于維護——在成形后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內都便于維護,能長期保持較高的景觀品質。
傳統的社區景觀中,消費者更傾向于關注綠化率是多少,有無名樹古木,好不好看等。而隨著消費者意識的變化,其訴求也朝著更高層面發展。對設計師而言,他的任務不僅僅是設計景觀,還要更深層次地設計生活。要求對產品定位、銷售人群進行分析,對社區景觀使用功能進行更加充分的探索和研究。例如,針對屬于初次置業的產品,需考慮業主幾年內結婚生子等生活變化,融入相應的健身場地、兒童活動、戶外客廳等功能;針對改善型置業產品,則應更加偏重于生活配套、多功能跑道、全齡兒童老人活動場地、各種車輛便捷停泊系統等功能體系。如此,才能構成一個完善的社區景觀體系。
在地產白銀時代,景觀設計應該是更加精細化的設計,體系更加完善的設計。
《時代樓盤》:您在開始一個設計項目之前,通常都會做哪些準備?怎樣使設計跟區域環境相統一? 怎樣在實現創造力和保持自然氣息之間尋求平衡?
潘旭:好的開始決定了成功的一半,通常我們在項目啟動之初,特別是場地平整之前就會抓緊時間與甲方反復走場,并在交流討論中去發現區域內和周邊有價值的閃光點,比如如何讓功能設置更人性化,或者相同的功效但是更省成本,又或是如何邀天光入境等。另外,在設計之前還需要做的扎實工作是去記錄當地的石材和植物品種。通常我們不主張采用項目區域以外的景觀元素,因為千里迢迢的混搭組合不但會使投資者預算超支,耗掉大量精力物力,而且設計風格也很難被純粹地表達。然而現在中國的藝術價值觀常常讓人覺得尷尬,雖然幅員遼闊,但是自己的地域特色仿佛難登大雅之堂,所以想在這樣的經濟市場大背景下實現設計與區域、創造力與自然氣息之間的統一和平衡,首先要平衡的恰恰是文化的傳承和挖掘,金子常藏在土里,而照搬照抄的方式是不會獲得發現的。
例如我們完成的“青城豪生國際溫泉酒店”、“龍湖?小院青城度假別墅”和“海航香頌湖”三個項目,雖然同屬青城山片區,卻因為對項目不同的文化理解與提煉,成就了各自迥異的景觀氣質。前者我們注重道家文化與養生;別院項目里我們用原生竹林演繹屬于川西的休閑;第三個項目中我們又把湖景、濕地與水杉樹林匠心巧意地入畫。
龍湖小院青城
海航香頌湖
面對植物如此重要的角色,我們在設計圖紙之前都會仔細調研周邊區域的喬木、灌木及地被品種,并且非常關注它們在當地不同季節的表現,特別是冬季呈現的效果,這是一個令人充滿期待的過程,因為你會發現很多自然界創造力的驚喜,感嘆每一棵樹在當地環境下的獨特表現,當我們把這些信息牢記在腦海中后,才有了后來許多舉一反三的植物配置手法。我們有幸通過全國各地的項目邀請服務,向當地的大自然學習,并設計營造出極具區域特色的作品,比如在海南、在九寨溝、在哈爾濱、在西藏林芝……愛自然讓我們更愛設計,愛設計又讓我們更愛大自然!
《時代樓盤》:目前中國正處在新一輪城鎮化進程中,作為一個景觀設計人來說,您覺得將要面對哪些機遇和挑戰?對于當下比較火熱的生態休閑農業概念,您有什么看法?
潘旭:新一輪的城鎮化,也就是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以不犧牲農業、糧食生產、生態環境為前提,涉及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從交通建設到醫療機構的完善,從學校的規劃建設到農村住宅新區的建設等,這些建設要想達到優質的成果就必須要優秀的景觀規劃與設計的參與。因此,在大城市建設趨于飽和的今天,景觀行業的機遇將更多地轉移到重點發展的小城鎮。
如今大規模的城鎮化面臨著許多的問題: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力;城鄉建設缺乏特色;一些城市的景觀結構與其所處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協調,部分城市貪大求洋、照搬照抄,脫離實際去建設國際大都市所造成的自然和文化個性的破壞;一些農村地區搞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區模式建設新農村,機械地利用城市元素與風格取代傳統民居和田園風光,導致鄉土特色和民俗文化的流失。
因此,如何尊崇當地自然條件,利用和保護當地自然資源,將生態文明理念貫徹始終,如何傳承地域文化,彰顯地域特色,體現區域差異性,防止千城一面,設計出符合實際且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地域風貌、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是我們未來的景觀行業面臨的巨大挑戰。
休閑農業是在經濟發達的條件下為滿足城里人休閑需求,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游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游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發展休閑農業主要具有3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可以充分開發利用農村旅游資源,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二是可以增加城鄉之間的互動,使農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現代化意識觀念和生活習俗;
三是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并且進一步發展和提升農村文化。
國內的休閑農業在發展模式以上海、北京、南京市郊為代表的連片開發模式,是以政府投入為主;還有就是農民利用自家庭院和農產品等吸引游客吃住游玩的“農家樂”模式;以及產業帶動模式,村鎮旅游模式,休閑農場或觀光農園模式,科普教育模式,民俗風情旅游模式等。
休閑農業作為新農村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市場龐大,叫好不斷,卻一直缺少好的產品,大家也在尋找合適的運營方法。其實休閑農業可以與許多項目相搭配,如婚慶旅游,創意景觀,農耕文化,養生度假,生態養老,等等。我國臺灣地區的觀光農場就發展成熟,無論是體驗型,生態型,還是有機聯合型,盡管運營方式不同,但叫好又叫座的農場,全都是產品為王,觀光為后。優美的環境創意景觀確是吸引人來的最直接原因,因此獨具風格的景觀是給人最直觀感受的因素。若是生態農業最后發展成區域性生態田園休閑度假旅游小鎮,例如泰國拜縣,那時就可以形成以旅游產業為核心的城鎮化,而城鎮的打造更需要專業的景觀設計師、規劃師來統籌整體的景觀大局。
總之未來是一個高感性的時代,景觀設計師需要一個全面的左右腦同步的思維模式:
一、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
二、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
三、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四、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五、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
六、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著名未來學家彼得?伊利亞德說:“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
《時代樓盤》:我們知道綠茵景園在環境景觀設計與施工方面經驗豐富并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那么接下來是否考慮發展一站式設計服務?在房地產市場呈下行趨勢的形勢下,貴公司將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
潘旭:在過去的數年,我們已經陸續為許多大型開發商提供過一站式服務,這條道路目前還在探索中,通過這些項目的積淀,我們發現市場對設計施工一站式服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客戶看重的是團隊專業高度和協同性的整合,甲方與我們同樣追求無止境,這早已經不是簡單粗放的“設計+施工”的模式了。現在綠茵景園集團已經形成為客戶提供“場地規劃+策劃整合+景觀設計+成本細控+植物研發+景觀施工+技術研發+細節升級+后期管護”的整體模式,實現竣工實景超90%的方案還原度,并且此模式還在細化升級,力求能提供更多元更精細的技術服務。此外,長期被業界基于諸多因素而忽略的后期管護,恰恰是我們公司的關注重心,以成都香格里拉酒店為例,自工程竣工并投入運營開始,我們對這一區域的景觀產品持續管護,至今已有八年,并且仍將持續。
公司成立至今的17年以來,一直奉行著“只有精細化的管理與服務,才能產生精細化的作品”的團隊理念,致力于為中國景觀行業貢獻力量。2013年我們在哈爾濱市中心三馬地區的“天邑瀾灣”高端豪宅項目就為寶宇集團提供了景觀設計、施工一站式設計服務,該項目建筑總面積80萬平方米,其中景觀面積逾10萬平方米的一期及樣板展示區已完美呈現,在我國極北地區演繹了法式南國風情,并通過施工團隊的強大專業支持,首次在哈爾濱地區實現湖區水景冬季不放水,湖體結構無凍漲損壞的工程先例,讓業主在白雪皚皚的季節體驗屬于自己的景觀滑冰場。
寶宇天邑瀾灣
經過一系列一站式服務的項目總結,綠茵團隊愈發感到高端專業技術的重要性,所以每年都會多次組織優秀設計師到境外學習培訓、考察研發。當下,綠茵注重呈現高精尖項目,甚至在低成本下如何做到景觀品質的穩定不減,以及在各大設計公司大量裁員的形勢下持續擴大、提高設計師團隊的規模及水準,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這些都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我們積極倡導優勢化競爭的正能量,為景觀設計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
關注有禮
贏取所想
關于金盤網 |
幫助中心 | 聯系我們 |
網站合作 | 法律聲明
客戶熱線:020-38182178 客服郵箱:278777221@qq.com
粵ICP備2022080590號
Copyright www.kinpan.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