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村”宣言·第一章
“未來村”的規劃建設是一種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集體共識行為,這個過程蘊含著社會新形勢、新內涵和新制度的產生。在持久的鄉村發展過程中,“未來村”計劃將自覺推動社會進步,其所產生的積極的社會學意義將遠大于經濟效益,并從衢州向全國范圍產生影響。
“未來村”的鄉村建設落點于跟鄉村文化產生關聯,著力于社會生活與文化復興層面,對于鄉村傳統文化進行有條理、有計劃地提取和整理,活躍鄉村生活,建立良性循環,提升原住民的文化自信。同時,整體建設策略以提高村民生活質量為主旨,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探討原則。
“未來村”的產業將以一個擁有復合產業鏈的新型產業平臺形式建立。傳統的單一產業模式不再適用于“未來村”,我們希望能探索出一個合適的、可推廣的鄉村新型發展模式。通過開啟農村新產業鏈,促使城市居民在生活方式上可以實現“鄉村化”。在持續發展中找準“需求”和“痛點”,完成全產業鏈的整合。
2016年7月28日,“未來村”鄉村建設研討會在衢州市柯城區九華鄉眾園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共衢州市柯城區委、衢州市柯城區人民政府、CBC(China Building Centre)、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發起,《城市·環境·設計》 (UED)雜志社承辦,旨在探討新常態下,中國傳統村落的未來發展之道。
嘉賓合影
鄉村建設是涵蓋多個學科的復雜話題,本次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城鄉規劃、建筑設計、社會學、經濟學等鄉村建設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的權威專家、學者來到衢州,在地發聲,在已有的眾多實踐基礎上,探索中國鄉村就地現代化的鄉建新模式。“未來村”計劃希望挖掘中國村落未來建設發展的新思路。同時也希望能為“未來村”的發展匯集思維和策略。通過拓展“未來村”的內涵,走上村民、政府、市場多方共贏的鄉村復興之路。
研討會由衢州市柯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徐利水擔任主持,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柯城區委書記祝曉農首先發表了致辭。在致辭中,她介紹了柯城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以及長期以來柯城區政府對于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視,并提及了主城區極高的森林覆蓋率,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以及柯城在傳統鄉村保護和開發方面的階段性成果。衢州市副市長朱建華隨后發表了致辭,他強調了古村落保護在衢州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并號召此次與會專家學者為衢州村落現代化出謀劃策。在嘉賓開始研討之前,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規劃師王婳對衢州市柯城區雙溪片區旅游發展及周公山村發展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思路的匯總。
衢州市柯城區委副書記、區長徐利水擔任主持
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柯城區委書記祝曉農致辭
衢州市副市長朱建華致辭
中規院高級規劃師王婳介紹雙溪片區旅游發展及周公山村發展規劃
嘉賓發言環節,由CBC(China Building Centre)主任,《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彭禮孝擔任學術主持,他首先對“未來村”這一命題作出了解讀。
CBC(China Building Centre)主任,《城市·環境·設計》(UED)雜志社主編,天津大學建筑學院特聘教授彭禮孝擔任學術主持
新規劃體系下的“未來村”建設模式思考
彭禮孝認為研討重點應在于“未來村”計劃的后續實施問題。他提出,對于做鄉村建設,當下既是最好的時機也是最壞的時機。一方面,傳統村落正在以飛快的速度沒落、消失,而值此關鍵時期,從我國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到大量的規劃師、建筑師、藝術家、開發商都紛紛把目光鎖定于“鄉村”這個熱點問題上。以“未來村”這個概念的提出為契機,探討鄉村建設的道路和方向正當時機,通過匯集不同專業的力量,探討出“未來村”特有的鄉建模式。我國現階段規劃法規的制定局限于城市的內容,對于鄉村部分相對比較匱乏,鄉村的規劃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體系。從古至今,鄉村的規劃均遵循著自己內在的邏輯和定位,而在新的規劃體系之下,如何實施鄉村建設是給規劃師們的一個重要課題。“未來村”的未來是誰的未來?“未來村”的投資和建設主體又是誰?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適應鄉村現代化過程的整體規劃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朱榮遠在研討會上發言
知名規劃師朱榮遠認為,現代中國應該由現代城市與現代鄉村共同構成。缺失鄉村現代化的中國有失去平衡的風險。在工業時代向后工業時代過渡的今天,謀求生態文明的發展既是中國城鄉發展的岔路口,也是衢州發展的新契機。
在談到“未來村”發展建設的問題上,他指出城鄉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文明、社會狀態,鄉村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也必須尊重其四時更替輪回的自然及發展規律。既然城市化以”城市+小鎮”的模式入鄉村地區是趨勢,那么,鄉村地區就應該以“鄉村+小鎮”的模式去回應。需要政府、村民和其他介入鄉建的建設主體準備好足夠的耐心,用差異化對焦的方式和足夠的時間資源,對”小鎮+鄉村”的空間社會綜合體進行系統和整體規劃。另外,只有在鄉村培育具有新鮮活力的社會活動才有可能不斷延續村落的生命力,這也是當前的形 勢和任務。
鄉村文化元素的提取和整理是建筑師參與鄉建的重中之重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總建筑師,本土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崔愷在研討會上發言
崔愷認為鄉村問題是千差萬別的,真正的鄉村建設應著力于社會生活與文化復興的層面,建立一個良性循環,再推及至農業經濟的發展,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作為建筑師,他最關心鄉村的風貌活化,而活化的落點是要與鄉村文化發生關系。單體建筑的成功不能等同于村落整體生活質量的提高,建筑師對于鄉村問題的探討還是應該落到解決實際問題上。
尋求可復制的鄉村發展模式
鄉伴東方聯合創始人,東方園林·東聯設計集團首席設計師,伴城伴鄉·城鄉互動發展促進中心發起人朱勝萱在研討會上發言
朱勝萱在發言中指出人們一提到發展鄉村,往往伴隨而來的想法就是發展旅游。但旅游產業對于鄉村來講可能是一個具有摧毀性的要素。另外,人們認為互聯網能很大程度方便生活,但對于鄉村也會構成某種程度上的危機。他認為如果能突破政策進行改革,對于鄉村現在將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如果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讓鄉村在快速發展進程中,找到一條合適的出路,將是非常理想的狀況。文化是流淌的,這一代年輕人如何塑造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在原有的文化血脈里長出新的東西,才是發展的關鍵。同時他也非常期待以“未來村”為主體的持續產業鏈的整合和平臺的建立。
未來村:自由人的聯合體
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城市化發展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李津逵在研討會上發言
城市化問題專家李津逵認為“未來村”應該是自由人的聯合體。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年,城市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鄉村的資產卻日益貶值。如何盤活鄉村大量閑置的土地和房屋,實現鄉村與市場的全面對接是現階段改革的重點。談到未來村的建設,他認為自上而下組成“自由人聯合體”相對比較困難,如果能設計出自由人按照自由意志下鄉進行聯合的機制,將會為鄉村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并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示范效應。而在這一過程中,政府的重要工作是設計機制,營造自由良好的聯通環境。
在有風景的地方興起新經濟
上海前灘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前灘綜研】主任、首席研究員,前灘數據CEO何萬篷在研討會上發言
經濟學專家何萬篷從產業發展和社會治理的角度談了他對鄉村建設的看法。他認為,鄉村與城市應該是相得益彰、兼容并蓄的,中國夢不應只等同于城市夢。關于未來村的產業和社會形態,他強調要重視從旅游人口向雙創人口的躍遷,不能長久地停留在單一發展旅游模式當中。柯城可以依托雙溪的山水人文資源,借鑒美國波茲曼模式,大力發展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基礎設施,實現“有風景的地方興起新經濟”的目標。同時,他指出,好的鄉村建設一定要遵從“預見-預案-共識-共同行動”的規律,避免低端鎖定和合成謬誤,不能重建設、輕經營。一定要善于“巧傳播”,持續有效地導入人流,實現互聯互通、流留結合、以流促留。
研討會現場氣氛熱烈
下午,柯城區人民政府區長徐利水陪同嘉賓們考察了周公山村以及雙溪片區。周公山村良好的村落基礎和優美的自然風光給嘉賓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與會嘉賓考察石梁溪
與會嘉賓考察新宅村
與會嘉賓考察周公山村
考察結束后,圍繞“未來村”的發展規劃嘉賓們紛紛提出了更具體的建議和方案。衢州市柯城區副書記、區長徐利水,衢州市規劃局副局長、總規劃師王飛虎,柯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何曉文,衢州市規劃局柯城分局局長金樹平等出席了會議,專家學者們為“未來村”發展規劃廣開言路,集思廣益,整個會議在十分熱烈的氣氛中渡過。
自由交流環節嘉賓們暢所欲言
柯城概覽
柯城區位于浙江省西部,錢塘江上游,于1985年隨撤地建市而建區,是衢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浙西明珠”之美稱。區域面積609平方公里,人口46.45萬,下轄2個鎮、7個鄉、9個街道。
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柯城區是國務院批準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始建于東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其中,最負盛名的孔氏南宗家廟,為公元1128年孔子第48代孫孔端友隨宋高宗南渡時所建,是全國僅有的兩座孔氏家廟之一。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柯城地理位置優越,是一個四省通衢的交通樞紐,浙贛鐵路、杭金衢、黃衢南、杭新景高速公路、320和205國道橫貫境內,每天有149趟高鐵往返于全國各地,民航班機連接北京、深圳、廈門等國內重要城市。
綠色生態,物產富饒。柯城山水秀美,境內水資源十分豐富,市區飲用水源為一級地表水,森林覆蓋率達73.7%,空氣質量常年維持在國家一級標準,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經濟繁榮,商貿興旺。近年來,柯城區突出項目建設主線,凱泰汽車商貿綜合體、衢州城市物流綜合體、傳化智能公路港等一批10億元以上大項目扎實推進,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搶抓“互聯網+”浪潮機遇,用時8個月建成“五園一帶”電商產業平臺,創客小鎮初具雛形,轉型發展動力不斷提升。
社會和諧,宜居宜業。柯城區早在2012年就被評為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多年來,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創新社會治理。今年,我們繼續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牢牢把握“五個區”的發展定位(創業創新先行區、四省邊際物流中心區、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現代田園城市示范區、城鄉統籌發展引領區),全力實施“三二一”發展戰略,共建共享更加美好的幸福柯城。
關注有禮
贏取所想
關于金盤網 |
幫助中心 | 聯系我們 |
網站合作 | 法律聲明
客戶熱線:020-38182178 客服郵箱:278777221@qq.com
粵ICP備2022080590號
Copyright www.kinpan.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