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新加坡榜鵝濱水落臺住宅
地理位置: 榜鵝, 新加坡
圖片數量:14張
下載類型:JPG
瀏覽次數:4551
上傳時間:2016-05-16
價 格:10積分/¥1
地址:榜鵝, 新加坡 項目團隊:Carlo Montoya, Armand Devillard, Duong Bao Trung, Nguyen Duy Tan, Le Hai Anh, Nguyen Viet Hung, Dam Van Tam, Vu Thu Nga, Vu Ngoc Tu, Vu Dong Thanh, Ngo Trong Anh, Phan Thi Bich Lien, Nguyen Phuong Chi, Bui Le Minh, Nguyen Trung Thanh, Florence Thonney, Do Dang Tuat, Nguyen Duc Cuong, Le Quang, Thomas Sponti 建筑面積:258000.0 平方米 項目年份:2015 概念團隊:Manuel Der Hagopian, Grégoire Du Pasquier, Adrien Besson, Anne Luyet, Nicolas Moser, Laurence Savy, Nguyen Kien, Guillaume Desormeaux, Vu Hoang Ha 顧問:Aedas Pte Ltd, Singapore (Local Architect), Beca Carter Holling & Ferner (Se Asia) Pte Ltd, Singapore (Civil & Structure Engineering), Davis Langdon & Seah Singapore Pte Ltd, Singapore(Quantity Surveying), Icn Design International Pte Ltd, Singapore (Landscape) 支出:265百萬美元 基地面積:80'000 平方米 新加坡榜鵝濱水落臺住宅項目,清晰地描繪了21世紀可持續的集合住宅藍圖,也標志著新加坡早先的社區自豪感和歸屬感的重塑。原始的SIT公共住宅建筑遵循了熱帶氣候適應的設計原則。這些公共住宅建于空調時代來臨之前,因此它們需要充足的十字通風,需要懸挑結構的遮陰,同時朝向需要避免午后熾烈的陽光。在1970年代初,當第一個大型居住街區在Queenstown建成后,那種‘熱帶現代主義設計’的建筑混合風格,標志著一個嶄新的、獨立的新加坡風貌的形成。隨著新加坡的繁榮和全球建筑潮流的更迭,那些富有英雄色彩的熱帶現代主義建筑正悄然消失。它們逐漸被世俗的新加坡建筑所取代,設計變得越來越平庸,許多項目實際上是不利于社區發展的,建筑結構是不可持續的、也非熱帶氣候適宜的。然而,面臨當下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社區歸屬感的嚴重缺失,世紀的鐘擺又重新回歸了熱帶現代主義設計的原則和導向,尤其在公共住宅方面。 在濱水落臺住宅項目中,純粹的體量和基本的設計元素是顯而易見的,它們為公眾和居民展示出一個明確的回應—21世紀需要可持續的、令人愉悅的、高密度城市居住生活。規劃策略體系提出了被動式氣候控制的目標—以十字通風以及遮陰技術—同時使每戶公寓朝向基地中間的水濱。 呈六邊形的平面中,建筑的‘支臂’朝向水濱呈落臺式層層跌落,使得所有居民都能享受良好的景觀,并與鄰里相連。通過起伏的‘朱麗葉(Juliet)’式陽臺,公寓可躲避陽光的直射和雨水的侵擾,成為有裝飾感的遮陽設備。在兩個住宅分體中,連續的、無盡端的走廊貫通每層樓道,通過巧妙的規劃機制,讓雙側住宅的走廊實現十字通風和垂直散熱,避免了對風向的阻隔。得益于六角形平面的設計,三條走廊以120度角從中間高起的核心向外發散,服務于三個居住組團。每戶住宅都能得到直接來自核心風道以及不同組團間空隙的通風。被動式熱帶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與舊時相比,進行了創造性的調整,在這宏偉的建筑中得以展現,同時因地制宜的規劃和體量的表達也重塑了社區歸屬感,十分契合人的尺度。 濱水落臺項目作為名副其實的零能耗集合住宅的實驗性項目,對亞洲城市的持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關于金盤網 |
幫助中心 | 聯系我們 |
網站合作 | 法律聲明
客戶熱線:020-38182178 客服郵箱:278777221@qq.com
粵ICP備2022080590號
Copyright www.kinpan.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