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效果
項目所在地生活著龍里黔布依族,依山而居傍水而棲,人居與自然似乎形成融洽的共同體。
入口作為整個項目的形象界面,我們希望他呈現出更加“隱”的狀態。沒有繁復的裝飾性,用流水石的質樸來貼合自然的沉穩,用原生的肌理來詮釋對山的敬畏。
核心區作為整個空間塑造的重點,我們希望她能直觀地傳達共同體的概念。我們用屬于自然的設計語言來還原空間的情境,打破展示區固化的系列感,呈現人在自然里最本真的游走狀態。
在自然游走,感受行望居游的空間意境。
對遠山的借景融合了場地的內外關系。
仿竹編連廊下的通行感受。
連廊內的框景,讓原生自然成為寫意畫面。
竹編雅筑位于場地中心制高點,亦是視線聚焦的核心,靈感來源前布依族民居住形態的演繹。我們希望她呈現更加通透的狀態,而金屬仿竹編材料的應用,讓雅筑從材料到形態都與自然產生更強烈的共融關系。
鐵藝仿竹編的手法在滿足耐久性的同時與自然的居境產生較高的融合度。
藝術景墻是一個多曲面的多層網狀結構,整體形狀呈波浪形,全長約40米,最高點距離地面約3米,懸挑5米,并且中間有個5.2m*2.1m的開孔,在首要滿足結構和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還要滿足美觀性和通透性,這么大的景觀單體無疑是給我們團隊的考驗。最終我們將方案模型進行拆分,單體主要有五層網所組成,中間為鋼結構,兩側為金屬網,最后用竹編工藝進行主要可視面的表達。
我們將模型拆解分批運輸到現場,在參數化的指導下重新進行現場安裝,從最中心的龍骨,到兩側的金屬網,再到竹編網的外飾面,每一層安裝節點,不同材料焊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小不一的切角,必須要現場進行再打磨。最終通過200000+仿竹鋼管編織,270000+不銹鋼編制的峰格網,70000+弧形無縫竹節接口,最終落地。
會客廳寬度約12米,高度約6.3米,懸挑跨度足有10米之大,半球形曲面膜結構。
本案中我們團隊在兩個構筑物的深化和落地中,完成了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用匠人的雕琢精神支撐著場地的核心亮點。
020-38182178
微信:kinpan2019
QQ:1822772365
郵箱:sunxb@kinpan.com
下載APP 隨時隨地看項目
有問題找我
粵ICP備2022080590號
Copyright ? 2008-現在 廣州金盤網絡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