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中海百賢府
中國傳統住宅講求內要“四水歸堂”,外要“寬庭闊院”。基地位于漢唐文化的中心——古都西安,所以如何繼承和發揚漢唐傳統文化甚至是中國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精神完美融合顯得尤為重要。
- 項目名稱:西安 中海百賢府
- 項目地點:西安
- 開發商:中海地產
- 設計參考價:¥70/㎡
- 項目類型:別墅
- 建成時間:2017年
- 風格:其他
- 發布日期:2018-08-24
- 最近更新:2018-08-24 22:29
中海 西安中海百賢府
項目區位
項目用地屬西安市曲江新區,曲江新區位于西安市東南,以聞名中外的大雁塔和曲江皇家園林遺址為中心,規劃面積15.88平方公里,其中西安市城市中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五年西安城市建設的重點區域。區內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名勝古跡眾多,是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民俗風情及現代都市文化的薈萃之地,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大雁塔風景區已成為中外游客來西安的必游之地,年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境外游客達40多萬人次。
曲江新區自1996年啟動建設以來,先后投入資金10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了6平方公里區域的市政配套,具備開工建設的條件。修建開通了雁塔南路、雁南一路、雁南二路、芙蓉西路、環湖路等城市道路,其中,雁塔南路是貫穿度假區南北的景觀大道,全長3.2公里,其北端連接聞名中外的大雁旅游商貿設施。目前,這一區域已成為中外客商投資的熱點。
設計理念
建筑的消隱
本項目地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南側有陡坡,現狀地形北側與曲江池中路形成統一高度,而中部稍高,南側較低,曲江池中路本身有3.3%的坡度,因此在基地地塊形成東西高差接近12米。另外建筑屋脊高度還受規劃限高9.6米限制。因此方案設計在規劃布局上,結合場地原有高差由市政道路推出小區最不利點道路、場地主要道路標高,再利多塊用臺地將基地東西高差消化,建筑順應地勢,高低錯落,同時結合景觀設計,將建筑消隱在環境之中。
“深宅大院”漢唐文化的傳承
從傳統的角度上看,中國傳統住宅講求內要“四水歸堂”,外要“寬庭闊院”。基地位于漢唐文化的中心——古都西安,所以如何繼承和發揚漢唐傳統文化甚至是中國傳統文化,使之與當代精神完美融合顯得尤為重要。方案設計過程通過“社區入口—小區大堂—主景觀軸線—門廊—庭院—入戶”的空間序列,營造出蘊含中國傳統院落文化神韻的現代高端別墅小區。利用不同屬性空間的劃分梳理整體空間關系,組織交通流線。同時,強化各空間分區的領域感與場所感(便捷層面)。塑造由外而內的獨特的空間氣質,使居住者在不同尺度的空間中感受漢唐文化。基地地形南高北低,主體建筑因形就勢、高低錯落,形成了錯落有致、豐富而有節奏變化的整體布局,創造現代版的中國“深宅大院”。
建筑立面設計以“人文之都,詩意長安,中魂西技,沉穩大氣”為設計理念,以對稱為基本設計原則。對博大深邃的漢唐文化加以簡化提煉,使其與當代建造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既能體現漢唐建筑的大氣磅礴,又具有現代建筑藝術的簡約精美,既有傳統意境與韻味,同時又能符合現代生活與審美的“新漢唐”豪宅。外立面底部以深色石材墻面為建筑的基座,上部運用淺色墻面,屋頂運用金屬材質,營造出水平延展的傳統檐口意境,從而創造出沉穩大氣的整體形象,與漢唐建筑的“莊重大方,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舒展而不張揚”一脈相承,遙相呼應。
(效果圖)
設計的基本元素以中國傳統的深宅大院和漢唐傳統建筑格局為基調,主要元素融合了漢唐建筑中門樓、院墻、檐口、宮燈以及紋飾圖樣的形式,細部中處處營造傳統建筑意境。柱式借鑒漢唐宮廷建筑中的宮燈意向,將古典宮燈與現代的柱身巧妙的結合。柱頭、欄板等處以傳統紋飾為裝飾,門窗以漢唐的“花格窗”為意向,院門從漢唐石闕與宮門中得到靈感,圍墻則以傳統的圖樣為裝飾。精致細膩的細部設計,體現了建筑注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品質的營造。材質選用深色和淺色兩種石材為墻面,沉穩大氣,深色金屬屋面和門窗,豐富了建筑立面,給人以尊貴大氣的品質感。
(實景圖)
項目名稱:西安 中海百賢府
委托單位:中海
項目類型:別墅(獨棟、雙拼、聯排)
建筑面積:76860平方米
設計團隊:HZS滙張思第五事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