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哈密路166 紅坊藝術社區
哈密路166創意產業園是水石最近在上海長寧區完成的一個新的城市微更新實踐。項目隱藏于一片成熟的居住區中,前身為上海實驗儀表四廠,在改造前一直被作為過渡性的住宿與倉儲用地使用。因而它雖然地處鬧市,卻長期處于封閉、臟亂與擁擠的狀態。在業主方紅坊承租下這...
- 項目名稱:上海哈密路166 紅坊藝術社區
- 項目地點:上海長寧區
- 設計參考價:¥180/㎡
- 項目類型:其他
- 建成時間:2018年
- 風格:現代
- 發布日期:2018-07-17
- 最近更新:2018-07-19 18:10
項目背景
哈密路 166 創意產業園是水石最近在上海長寧區完成的一個 新的城市微更新實踐。項目隱藏于一片成熟的居住區中,前 身為上海實驗儀表四廠,在改造前一直被作為過渡性的住宿 與倉儲用地使用。因而它雖然地處鬧市,卻長期處于封閉、 臟亂與擁擠的狀態。在業主方紅坊承租下這片場地后,希望 通過引入以文化創意的新業態,打造以公共藝術為主題的文 創園區。
水石城市再生中心承接了園區改造的設計任務,用悉心而適 當的改造手段,賦予場地更具開放與共享的環境特征。
▲模型照片
場地內包括兩棟四層建筑,其中東側建筑為典型的工業廠房建筑,擁有5米以上的室內凈高。場地內除去前區的貨物堆場外,建筑之間以及與外墻的間距都在3米以下,由此室外場地動線合理組織與環境打造成為此次設計的重點課題。
場地的新介入:縱深的三進庭院
在用地的分析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場地面相城市的開口不大,但是有較大的進深。我們希望利用這種特點來構建改造后開放空間的構架,加強動線組織與場地的關系,為人們在園區內的走動帶來更有趣的體驗。所以,我們沿著建筑排列的方向,布置了三個不同個性的庭院:首先,入口庭院利用最大的場地面寬向街道展開,作為園區與城市的開放式銜接
其次,在經過門衛邊一個微妙的左轉后,在1號樓的南側展開一個有著紅楓的小院,小院的南側有一排矮座,巧妙地將原有的場地劃分出步行與停車的兩個區域,同時它作為空間的引導,又將進入者的視線導向場地深處的第三進院落;第三個院子位于2號樓的底層,原來廠房三分之一的內室被改造成了半戶外的交流空間,延續了整條主動線的路徑,與一組城市雕塑一起構成了整個場地活躍的終點。
▲展示庭院
▲展示庭院俯瞰
場地的新介入:片段紅磚墻
為了減弱既有場地尺度狹小給人帶來的壓抑感,我們對圍繞庭院的建筑外立面都做了改造處理。設計將沿著庭院北側展開的立面換成了通透的玻璃,在整個底層平面中插入了一組片墻(下圖)。這組片墻沿垂直動線的方向展開,在視覺上延展了人們對場地尺度的感知,使得窄小的庭院有了更舒適與怡人的感受。
▲展示庭院
▲交流庭院
我們采用了紅磚作為院落中片墻與局部地面的面層材料,紅磚溫暖的色彩與其側剖面橫向線條的疊加越發加強了原有設計對空間延伸感與親和力塑造的效果。而我們的業主也因為這種材料反映了其企業品牌的特征而頗感滿意。
▲展示庭院效果圖
▲展示庭院局部
標識性:門頭立面上的波紋
如何在有限的街道開口面上樹立項目新的標識性,是這個設計里面的又一個挑戰。我們對未來使用者靠近場地的方式進行了反復的實地考察與分析后,發現1號樓建筑的南向側山墻是人們進入哈密路時對園區第一眼的視覺落點。所以我們把這堵山墻的改造作為項目的一個標志性節點。
這面山墻不寬,原本的狀態“其貌不揚”,反而是在它西側的西立面則有著上海八十年代工業建筑中辦公樓設計中所特有的波折型立面(下圖)。于是我們取了“折板”的母題,用金屬框架在山墻上做出了具有微波形式的第二層表皮。同時,通過采用穿孔金屬網板的材料,這層表皮在陽光下形成與原立面若即若離的漂浮關系,使得園區的門頭成為哈密路上現代建筑美學的代表。
▲沿街立面效果圖
▲入口立面
▲立面材料細節
1 號樓原立面較為封閉,在設計過程中,我們決定打開局部墻體,并沿用波浪形立面上的金屬延展網進行覆蓋,創造出半室內半室外的親密空間;其余部分則使用金屬格構替換原有鋼窗,形成統一而有變化的立面。
▲ 1 號樓南立面陽臺
▲ 1 號樓南立面
2 號樓內部空間凈高較大,在原有立面的劃分上較為特殊,結合建筑原狀存在的過梁和雨棚,我們在此處設置了凹窗,一方面調整了不適合辦公的開窗形式,另一方面結合建筑原狀,形成陽臺,儲物空間等功能空間,創造了新的有厚度的立面。
▲立面材料細節
有博物館氣質的辦公環境
利用原有工業建筑結構與凈高的特點,突出空間展示性以及展示空間的設計,使用現代簡約的建筑語匯凸顯改造建筑的獨特氣質。
底層辦公空間擁有獨立內院并與室外共享空間直接相連;上層空間亦有5m 層高,開敞明亮,可靈活劃分。
▲ 2 號樓底層空間效果圖
▲ 2 號樓上層空間效果圖
立面與鋪地的材料新舊結合,和諧統一,在更新建筑形象的同時,也創造了舒適近人的辦公環境。
▲立面材料
▲鋪地細節
▲建筑內部空間
項目名稱:哈密路166 紅坊藝術社區
項目地點:上海
項目類型:文創園區
項目規模:5800㎡
工作內容:建筑改造設計
設計時間:2017年
建成時間:2018年
設計單位:水石設計
設計團隊:城市再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