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融創白象街
本項目位于重慶渝中的下半城核心區域,是重慶開埠時期最繁華的市中心,其在重慶的地位相當于外灘之于上海,是社會名流的聚居地,中西文化的匯合點,一度車水馬龍,繁忙昌盛。然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已是人煙稀少、寂零蕭瑟。本次規劃的目標欲重振其當年之盛況,再次...
- 項目名稱:重慶融創白象街
- 項目地點:重慶
- 開發商:融創中國
- 設計參考價:¥60/㎡
- 項目類型:綜合樓盤
- 建成時間:2017年
- 風格:其他
- 發布日期:2018-06-14
- 最近更新:2018-07-26 18:04
白象街位于重慶渝中的下半城核心區域,是重慶開埠時期最繁華的市中心,是社會名流的聚居地,中西文化的匯合點,一度車水馬龍,繁忙昌盛。然而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已是人煙稀少、寂零蕭瑟。
本次規劃的目標欲重振其當年之盛況,使之再次成為重慶市的標志性區域,以開埠風貌為特色,成為集商業、旅游、文化與歷史體驗及居住生活綜合的城市名片。
規劃用地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凱旋路至濱江路之間,呈不規則形狀,解放東路和白象街將基地分成不同標高的三塊臺地,使之形成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格局。基地總用地面積75,257平方米,包括居住及商業用地、社會停車及綠化用地、變電站及古建用地。北側為凱旋路,距解放碑中心步行不到一公里,南側隔高層住宅、污水處理廠與濱江路相鄰。
基地內坐落著多棟清末、民國時期的歷史保護建筑,晚清時期的商賈官邸,開埠時期的西洋建筑,愛國民族人士的公館及商會,民國時期的銀行、民居等等,包括藥材公館(1926)、華新私立小學(1935)、卜鳳居(1836-1912)、海關總署(1897)、大清郵局(1897)、江全泰號(1850)、反省院、李耀廷公館等。南側則仍留有重慶老城墻及人和門、太平門等老城門。地塊具有百年金融歷史、是重慶開埠文化輝煌歲月的見證。為此,建筑師對白象街的設計范圍又遠遠超出了物理尺度600多米的范圍,而涉及了社會經濟、物質空間之外多維象限的設計范疇。

城市生活的營造以及具有時代記憶的城市體驗也離不開另一條線索,那就是城市肌理。城市肌理是對城市空間形態和特征的描述,隨時代、地域、城市性質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這些變化往往體現在城市建筑的密度、高度、體量、布局方式等多方面,具有明顯的時代地域特征。城市空間肌理反應了城市的建筑實體和空間上的關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模式及社會狀態。老城傳統的公共空間系統大致分為路、街、巷三個層級。
從建筑單體的設計策略上來說,我們提出了3種修復策略,即以舊修舊、以新修舊、以舊修新。分別是用舊的材料甚至舊的施工工藝來修復,或者是用新材料和新技術來模仿老的材料,但力求是一種替換關系而非全面取代。最后是用老的材料來表達現代,這樣的方式也是比較常見的。
建筑師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如何協調城市生活的營造、歷史資源的整合與保護、商業利益的保障以及設計團隊的設計價值體現等一系列復雜關系。比如在解決白象街高密度商業與宜人城市開放空間之間的矛盾時,我們首先將兩者分開。高密度的問題我們的破題思路是密可透風,疏可跑馬的肌理設計。而宜人的城市空間則取向了傳統歷史街區或者村落里那些步行街道及節點廣場的尺度問題。
從規劃到建筑,從理解到落地,從宏觀到微觀,從城市生活到場景營造,凱旋路白象街項目一點一滴的在精心地打造,我們希望她可以成為一種洋氣的,擁有各種高端生活與商業旅游、高格調的歷史文化體驗的具有極強特色的城市標桿商業區,成為重慶乃至中國的又一個歷史街區復興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