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建筑方案設計
美術館形態與傾斜的地形相結合,并沒有侵入到綠色的自然環境中。菱形的建筑形態創造了流動性的展覽空間,交替變換的層高和空隙,將參觀者帶到被自然景觀包圍的戶外區域。當地原生的建材和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讓建筑從基地土壤中生長出來。
服務范圍:建筑設計
設計參考價: 60 元/平方米- 項目名稱:杭州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建筑方案設計
- 項目地點:杭州象山
- 設計參考價:¥60/㎡
- 項目類型:其他
- 設計年份:2011年
- 風格:現代
- 占地面積:11279㎡
- 建筑面積: 4970㎡
- 發布日期:2016-05-01
- 最近更新:2016-08-21 15:14
項目位于杭州象山郊區的群山腳下,被優美的自然環境包圍。
隈研吾在日本屬于那種才子型建筑師,所謂才子,就是感覺敏銳,他一方面對日本傳統建筑的語言和空間理解的很到位,同時又不斷在建筑的表皮和結構上出新。其實他的作品給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是,總是以詩意的形態沖淡人們通常對建筑抱有的無機的印象。他在中國已經有幾件作品被人傳頌,而最新的建筑設計則是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現在已經開始施工了,想必竣工的時候,會受到格外的關注。
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是日本建筑師磯崎新所設計,它已經在建筑界引為話題。而隈研吾受邀設計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時,很自然會意識到磯崎新設計的存在。根據隈研吾的分析,他認為磯崎新設計的美術館在大都市里,所以是作為都市的一部分而存在,也是被看作是對北京所存在的現代校園的回答。而他要設計的地段則是在被茶園覆蓋的山坡上,也就是由王澍先后設計的象山校園的的附近。
這樣的想法來自隈研吾對現場的考察,他發現規劃茶田的范圍是用土墻,連續延綿的土墻就如同迷你萬里長城。你看,詩意就是這么出來的。這條從山下向上延伸的土墻形成的動線,就成為這一建筑設計最初的起點。隈研吾早在設計長城腳下的竹屋時就發現,萬里長城的建造方式是隨地形而延伸,而不是和延綿的地形做對。而這次的發現和上次有些相同,那就是同樣發現了建造物和地形和諧的關系。
美術館形態與傾斜的地形相結合,并沒有侵入到綠色的自然環境中。菱形的建筑形態創造了流動性的展覽空間,交替變換的層高和空隙,將參觀者帶到被自然景觀包圍的戶外區域。當地原生的建材和回收再利用的材料讓建筑從基地土壤中生長出來。
項目位于杭州象山郊區的群山腳下,被優美的自然環境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