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綠地新江橋城建筑設計
項目規劃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保障房的人文關懷和和諧的交流空間,吸取國內外“合理鄰里規模”理論,采用仿生蛛網結構,為居民生活和出行提供便利條件。通過四級鄰里結構設計,增加社區安全感和認同感。并特別設計滿交通,營造社區的悠閑安靜的氛圍。同時以微距服務合理...
服務范圍:建筑設計
設計參考價: 18 元/平方米- 項目名稱:上海綠地新江橋城建筑設計
- 項目地點:嘉定金耀南路300弄
- 開發商:綠地集團
- 設計參考價:¥18/㎡
- 項目類型:住宅
- 設計年份:2010
- 風格:其他
- 主力戶型:高層 平層 70-90㎡
- 占地面積:500000㎡
- 建筑面積: 670000㎡
- 綠化率:30%
- 規模:大型
- 地塊:其他
- 地貌:平地
- 發布日期:2016-05-01
- 最近更新:2016-08-12 17:43
綠地新江橋城是上海市首批大社區基地中第一個啟動的項目。新江橋城配套商品房基地東至金園一路,南至愛特路,西臨嘉閔高架路和京滬高速鐵路,北至鶴旋路。凈建設用地面積約34公頃,規劃總建筑面積約93.1萬平方米。
規劃布局
綠地新江橋城并不是按照傳統的“兵營式”布局社區內部空間,而是按“大社區、小組團”設計,將整個居住區規劃成9個組團,每3棟住宅構成一個組團。組團內設置一個楔形廣場,居民們有共同的活動場所,便于交流。每個組團都建有一個經濟但不失體面的共享大堂,供居民會客、休息。
仿生蛛網結構
社區道路則采用“仿生蛛網結構”,既向心又發散,通過細線密集、四通八達的路網,居民不管去哪里,都能找到最短路徑。
四級鄰里結構
項目規劃結構分為四級鄰里結構,社區、認可型鄰里(即小區)、防衛型鄰里(即組團)及鄰居,共四級。
物業管理也結合綠地集團多年的物管經驗,分為社區入口、認可型鄰里入口、防衛型鄰里入口、居住單元入口四級。
第一級社區入口管理過境重型車輛而對人開放;
第二級認可型鄰里入口管理公交而對私家車、出租車開放;
第三級防衛型鄰里入口實行人車分流,對進入的人進行管理;
第四級為采用電子門禁系統的居住單元入口,本樓棟的居住者方可入內。
整個社區由外至內形成若干層級,仿佛置身于中國傳統建筑的一進進院落,逐漸體驗到由公共空間到半公共空間,再到半私密空間最后到私密空間的心理感受,增加了社區的安全性和認同感。
建筑設計
項目建筑立面設計選用性價比高的材料,在具有海派特色的ART DECO風格基礎之上融入鮮明的時代精神,以簡約時尚而尊貴的形象激發社區居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
每個防衛型鄰里(即組團)設一個共享大堂,作為封閉管理的步行出入口,并可作為居民的會客場所,解決小房型會客空間較小的問題,亦可設置部分日常服務功能。共享大堂提升了住區的尊嚴感、認同感和安全性,面積200平方,對于得房率的影響很小,在千分之二以內。
本項目為居民提供了精心設計的多種戶型。戶型設計控制公攤面積,優化住房功能空間,戶型做到全功能設置,滿足現代生活需要。
景觀設計
根據對人的行為模式的深入研究,單個人在住區內的活動路線往往是線狀的,如晨跑、散步、遛狗等。因此本規劃將有限的景觀資源布置到人最常行走的線狀空間上,布置到發生行為和交往的地方,使環境景觀不僅可看,而且可接觸,提升景觀的使用效率。
項目的環境景觀規劃為多層級立體結構:
1.城市景觀:濱河綠帶,城市綠軸
基地周邊的城市道路、穿越基地的十字型城市支路沿線及基地西側濱河地帶作為線性的城市級景觀帶,是社區面向城市的景觀感知線。
2.社區景觀:次街綠環,人景交融
作為串起各個鄰里單位的環形公共空間,次街是居民日常行為和交往的舞臺。積極而可接觸的景觀設計既提升了環境品質,又在情景交融中激發居民相互交往的渴望。
3.鄰里景觀:集中綠地,綠景客廳
封閉的鄰里集中綠地使老人和孩子能夠安全自由地在美景中游樂與嬉戲,就像在自家的客廳中一樣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