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綠地公元1860建筑設計
項目在保留傳統里弄住宅規劃特色基礎上,以里坊為單位,將整個規劃劃分為若干個里坊組團,組在延續傳統里弄尺度的前提下,保持里弄場所感的同時,發揮主弄、支弄作為“公共起居室”的作用,充分挖掘里弄中的原有鄰里結構、充滿活力和親和力的公共生活。住宅內院打破傳...
服務范圍:建筑設計
設計參考價: 34 元/平方米- 項目名稱:上海綠地公元1860建筑設計
- 項目地點:寶山富長路1118號(水產西路口)
- 開發商:綠地集團
- 設計參考價:¥34/㎡
- 項目類型:別墅
- 設計年份:2011
- 風格:其他
- 主力戶型:多層(4-6層) 綜合 144-180㎡
- 占地面積:102985㎡
- 建筑面積: 180943㎡
- 容積率:0.8
- 綠化率:30%
- 規模:中型
- 地塊:其他
- 地貌:平地
- 發布日期:2016-05-01
- 最近更新:2016-08-07 10:25
項目坐落于上海寶山區顧村板塊,位于上海中軸線(南北高架)北端,北上海共富新村板塊,東至富長路,南至泰和西路,北至水產西路,東距蘊川路和軌道交通1號線約1200米,驅車30分鐘即可抵達徐家匯、人民廣場等市中心商圈。
項目涵蓋聯排別墅、商業街、人文辦公、城市小公館四種類型的建筑。規劃肌理充分保留傳統里弄住宅的規劃特色,以里坊為單位,將整個區域劃分為若干個里坊組團,組團之間為公共活動區域。主要的組團結構分為貫穿式和盡端式兩種,而貫穿式又有牌坊和過街樓兩種形式來分隔。里弄寬度選擇主弄6米、支弄4.5米,滿足基本的消防、日照等規范條件下,盡可能還原親切宜人的傳統里弄尺度。各組團結構嚴整明晰,街區空間方正規則,但有規律的組合中又通過不同的景觀節點和住宅風格豐富其空間感覺,將每個區域尺度縮小,使其更具親和力,利于交流,發揮主弄、支弄作為“公共起居室”的作用,充分挖掘里弄中的原有鄰里結構,營造充滿活力和親和力的生活氛圍。
傳統的石庫門建筑屬于中西合璧的產物,既沿襲了江南院落民居的空間圍合感,又融合了歐式建筑簡約的聯排方式,呈現出“聚族而居,以合為主,分而不隔,互相照應,對外封閉,對內開敞”的特點。南北向長條形的建筑平面將各建筑空間串聯起來,兩端設置前后庭院,中間設置天井,精心推敲間隙尺度,并輔以精致的小景觀,創造宜人溫馨的室內外環境。同時通過庭院,使每層主要居室包括起居室和臥室均獲得南向采光和良好的通風條件?;诶锱≌臻g緊湊的特點,設計充分考慮戶內無障礙及窗口吊裝家具等細節。雖然最窄處面寬只有3.9米,依然能夠在承襲傳統的同時滿足現代生活必需。
立面設計承襲傳統石庫門建筑的紅磚墻面、紅瓦或灰瓦坡屋面、淺色石材門窗套、深色油漆門等典型特點,修新如舊,但精致的銘牌、門環、壁燈以及石材砌筑小花壇又彰顯出濃郁的現代氣息。設計在山花、山墻頂飾、欄桿等細節處利用不同材料或裝飾紋樣進行多樣性演變,于規律中尋求豐富的變化。徜徉于里弄的街巷中,兩側的住宅群高低錯落,老虎窗、小陽臺、精美的雕刻紋樣共同演繹著記憶中的石庫門風情,似乎時光也穿越到了公元1860。
項目注重對材料色澤與質感的選擇,關注視覺與觸覺告知事物的感受,屋面的陶土瓦和外墻的粘土片磚賦予建筑兩個主色調——低沉的深灰與質樸的暗紅,同時也以材料天然的粗糲和厚重渲染出濃濃的歷史滄桑感。并精心設計淺色水刷石飾面的小陽臺、暗紅色仿木漆噴涂的窗框、青石板鋪砌的路面等,演繹原汁原味。